如何看待汽车企业的兼并潮?
过去十几年,国内曾经掀起过一场又一场的并购狂潮! 早期的并购,主要是靠行政力量推动,典型的就是钢铁业的三驾马车——宝钢、武钢和首钢的整合(其实还有鞍钢,但它的存在感一直很低);后来的并购风潮则是由央企推进的,中船、中信、中航等巨无霸央企旗下一大堆企业,被整合或被淘汰,也是一波腥风血雨。
在汽车行业,最早的行业洗牌就是由地方政府搭台,一汽和东风联手吞下长安和铃木在中国的资产,当然此时还属于合资品牌的年代,所以这场合并算不上彻底成功。后来就是大家熟悉的汽车央企合并了,南汽集团并入上汽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成为长春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至于失败案例,则多是民企之间互相看不顺眼引起的,比如东南汽车与福特的分手,浙江吉利和沃尔沃的恩怨情仇等等。
现在大家看到的所谓“车企兼并”,其实是产业变革和市场竞争的结果,以往我们看车企,都是把车企和具体的产品放在一起看待,比如一汽集团,我们通常会认为它旗下有一汽丰田和一汽大众两个拳头产品,实际上它在轿车领域的野心远不止这两个品牌,只是其他几个品牌竞争力弱,始终无法和丰田大众分庭抗礼而已。未来这些竞争力弱的牌子要么消失,要么被整合进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之下,这同样是一场血腥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