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月出生五行属什么?
首先,月柱的确定是以农历每月的初一作为标志(大月初一,小月十五)。 其次,干支纪年以冬至为起点,交子之初为干支之年。 最后,五行的确定以节气为准,因为天干地支都含有五行属性,一个时间节点对应一种五行。 那么问题就来了,乙丑月是什么时候呢? 月在上古时期就有固定的名字和对应的星象标识了——《白虎通》云“月中六兔何也”答曰“月中有十二辰,十二月建,每月六兔,阴盛阳微,故曰兔。”也就是说,在古人看来,一个月就是一个兔子,而乙丑月就是十二月建中的第十二个月,即立春后第一个月,也就是正月。
然而随着二十四节气设立并传入中原地区,人们发现每个月并不是初一开始到月末结束,而是有中旬、上旬等变化。到了宋朝,苏颂主持编撰了一部巨著叫《新仪象法要》其中对月序有了明确的划分——“每月初三名为朔,初七为望,十四为新月,二十三日为下弦,三十日满。” 显然,甲寅月是在立春之后,因为在立春之前只有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又因为每月初三为朔,所以乙丑月的“丑”指的就是初一之“初”,即为月之首,当然就是正月了。(详见图二)
我国古代是以十天干,十二地支计时的。十天干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和支配合使用,天干之首为甲,与十二地支之首子一配,成为甲子,顺次配下来,天干中的甲与地支中的丑配,成为乙丑,……直到癸亥,完成了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天干地支相配成为六十花甲,故称为干支纪时制,一般常用在年份上表示,同样年份的干支也用于纪月和纪日。天干与地支的五行属性分别为: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子、寅、卯属木;巳、午、未属火;申、酉属金;戌、亥、辰属土。从上面的匹配可知:乙丑月出生的人,五行当属木和土,五行缺金。
命理家在起名时为求“缺啥补啥”,故名中多加“金字”为吉祥。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有待商榷的,须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人的生辰八字,一般是由年、月、日、时四柱八字构成,只有在四柱八宇中确实有所缺时,用五格名字补在五行上是凑效的,否则是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