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字的五行属什么?
汉字五行,是古代易学中的一种内容,它把汉字的字音、字形、含义分别用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来标注和解释。 这种五行理论最早出现在汉代的《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是指事物的性质,而不是指物质元素的金木水火土。 后来,东汉著名学术著作《五行大义》对这五种性质的解释是: “凡东西南北中央谓之五常,亦谓五行;水德黑而清明,火德赤而炎上,木德青而柔软,金德白而坚利,土德黄色而含章未曜(耀)也。” 所以,由上面的文字记载来看,五行最初是表示五种颜色,与水火的温度,与金石的质地,与草木的生长都无关。
随着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和传播,人们才将它套用于自然界的事物和人体,并衍生出众多的观点。这些内容属于阴阳五行学说要义范畴,不是甲骨文研究的范围。 由于古人造字是靠象形来表达意思的,所以很多字的五行属性其实跟本意没有多大关系了。比如“休”字,有单人旁,属火行;而“克”字,有刀戈,属金行。
但“莫”呢?它有什么属五行中的任何一行? 所以,如果仅凭字形判断五行属性,那很多古汉字就要乱套了…… 其实,古代的易学大家早就发现五行标定汉字的缺陷了,所以他们在注释经书中遇到五行时,大多都加注说明——这是后人添加的文字。比如《尚书·洪范》中的五行,清儒王应麟就认为:
“五行,土居中而隶首不见焉,是五行非正位。五行,木、火、土、金水,次序而不废,是其不为历数也……” 所以,汉字五行到底属什么呢? 这个答案其实就掌握在你手里! 因为五行本是比喻,它是把世界万物比作为五行,从而推及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所以,只要你能举出一样事物属于某一个五行,那么这个五行就属于这个名词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