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淳的意思是什么?

汤皓瞳汤皓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子平术”中,对“五行淳”的解释是这样的: 木盛则生火,火盛则生土,土盛则生水,水盛则克木,木盛则克土,如此循环。 这是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依据。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衍生出如下内容: 水生木,木盛自然能生火;但木克土,土旺就会克水;而金泄土,土多自然就生金。 金生水,水多自会滋木;但水克火,火旺就会伤金;木助火,火炎自然会焚土。 以上理论说明两点道理:

1、五行的每个元素之间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其中有两行关系最为紧密——相生和相克。

2、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是固定的,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规律来推算事物的发展过程及结果。 但实际应用中的五行又有不同,它是在“生克制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生克制化”是说四行(因金得生于秋,故把四时中的秋算作一行)之间存在生的关系的同时,也存在着克的关系;存在制的结构同时,也有着化的形式。这就是说相互间的矛盾运动并不像“五行相生”那样单纯,而是此消彼长、进退有度。 所以古人又说,五行有相乘、相侮之理。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的相生与相克都具有连续性和不可逆性。当某一行的力量旺盛时,其后面的行者便得以依次乘虚而入,获得生机。就有了木乘土、火乘木、土乘水的现象。 所谓“相侮”(也叫反侮),就是某行过分强劲,使原来相生或相克的关系发生颠倒,出现如“金侮木”“火侮金”“水侮火”的现象。

总之,无论“相生”“相克”还是“相乘”“相侮”,都不能割裂地支与五行之间的关系。 比如一个人出生的年份如果是一个地支为子的年份,那么他的五行属水是无疑的。这一年当中如果月份或者日期遇到寅卯辰三会东方木局(如正月立春后第一个寅日;农历二月亥卯未三合木局中最上的卯日等),那么他的五行就有可能是木了;如果是夏季,遇午未伤官伤尽,他的五行也可能变成火……这样不断地推衍变化,直到他的年龄被4个数整除,或逢大运周而复始。此时,他的五行才有了相对固定的意义。

褚楚楚褚楚楚优质答主

中和是五行的真义,五行理论告诉我们,万物虽各有其个性(行),但最终一定要达到中和。中和之气就是五气的正气,故称“五常”,“常”是恒常、正气的意思。五常,就是“五行淳”的意思。

中和是生命的和谐、人体的和谐,是五气的正气。木常曰“敷”,即条达畅泄之气。春气敷和,条达疏泄,万物滋生,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春气不敷,肝气郁滞(木郁),则心神不畅(火郁),脾胃呆滞(土郁),肾水枯槁(水郁),肺金失养(金郁)。一春无气,全年不佳。木常则五行皆顺,因此木常又为首常,木常则四常皆顺。木常是正木、常木、和木之气。常为“生长发育,条达畅泄”之气;太过为“亢木”之气,“亢”为过盛之义;不足为“郁木”之气,有陷和郁两种不足的表现形式,“陷木”为下陷之木气,“郁木”为郁结之木气。“亢木”和“陷木”为木的反常之气。

心常曰“明”,即温和升腾之气。“心常”是正火、常火、和火之气。常为“温热升腾,助人消化”之气;太过为“炎火”之气,“炎”为过热之义;不足为“灭火”之气,有陷和虚两种不足的表现形式,“陷火”为下陷之火气,“虚火”为主要表现是少火。“炎火”和“虚火”为火的反常之气。

脾常曰“荣”,即生化和降之气。“脾常”是正土、常土、和土之气。常为“生化和降,纳运精微”之气;太过为“燥土”之气,“燥”指过分磨砺之义;不足为“流土”之气,有滞和陷的不足,滞土就是食物不化,大便黏滞;陷土就是中气下陷、脱肛阴挺。“燥土”和“滞土”为土的反常之气。

金常曰“收”,即肃降清明之气。“金常”是正金、常金、和金之气。常为“清爽肃降,清洁明净”之气;太过为“厉金”之气,“厉”为肃杀过峻之义;不足为“散金”之气,“散金”是一派虚弱之证。“厉金”和“散金”为金的反常之气。

肾常曰“足”,即封藏成实之气。“肾常”是正水、常水、和水之气。常为“封藏成实,精血充盈”之气;太过为“润水”之气,“润”指过于封藏,不通不过之义;不足为“涸水”“泄水”之气,“涸”为枯竭之义;“泄水”之气,就是水泄不止。“润水”和“涸水”为水的反常之气。

木、火、土、金、水五气的常气都是中和之气,敷、明、荣、收、足为五行之常气,即所谓五常为“五行淳”的意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