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控股这么多企业?

阎海燕阎海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好,我讲讲我们这里的事吧! 某西部省会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叫某某新区。2015年之前属于某地级市代管。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提高GDP数据,市里决定在某某新区搞几个项目,当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建厂,再补手续。把土地批出去,把项目做起来,然后补办各类手续(环评、用地手续等)。结果在办手续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区已经升级为省级战略了,于是省里直接监管了这个区。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由于当初建设的时候没有手续,所以按照法律规定就得拆除。但是市里舍不得这几个项目,毕竟GDP摆在那里呢。于是就找了几个理由,不拆除又算合法使用了。其中一个理由是:当时建厂时花了钱,现在又要拆掉,得补偿。于是市政府以投资人的名义打了一个报告,申请专项资金,用于补偿企业的损失。谁知道这一拆了之,企业就赖上了政府。天天去市委、市政府闹。最后市里实在没办法,让开发区帮这家企业借钱(实际上是市财政出钱),先垫付这笔补偿款。

企业拿到了这笔钱,似乎也没再找政府的麻烦。这件事就算这么过去了。 不过这里面还有戏谑之处:这个开发区本来是有收入的,比如土地出让金之类。按理说收入应该上交市级财政,但偏偏这个区的财政是独立核算的。换句话说,这些收入都归自己用了。

长孙凌明长孙凌明优质答主

中央高度重视国资国企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将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并就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线和总基调。当前的国资国企改革,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依据,以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最近出台的35个配套文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与上一次改不同,新一轮改革的根本不是为改而改,也不是因遇到什么问题而改,而是为政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资国企改革服务于两个主要任务:一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二是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完成这个任务中,国企不是旁观者,也不是被改造者,而是主力军、先锋队、排头兵。

在改革开放38年中,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的支柱和国家建设的脊梁,战天斗地、艰苦拼搏,无私奉献、流血流汗。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过去38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三期叠加”和“四降一升”经济形势,为国有企业确定了“六个力量”的新任务和新历史定位。国有企业要继续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带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为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贡献,要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打好前进的桥头堡,要带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为推进国有企业整体战略性调整创造经验、作出表率。同时,国有企业还要做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要继续完成一些非盈利性和公共服务性质的项目,要更多承担一些扶贫助弱的任务。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控制力还主要表现为对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控制。例如,我国每年80%的原油、50%的铁矿石都需要进口,需要石油和矿产等中央企业去完成进口和运输及后续的处理加工。此外,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还不富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高,还需要国有企业这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肩负起为国防、社保、民生支出提供资金支持的任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