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可以换多上外币?
谢邀~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别人外汇到底是什么,比值又是怎么决定的。今天终于理清楚这个思路,于是赶紧赶来答题~ 先抛结论:100万人民币的对外支出能力(可兑换外汇数额)约等于160万欧元; 下面正式进入答题环节~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了解两个概念: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二者有时相等,但更多时候是不同的。
国际结算货币: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进行结算时的首要货币。即谁最有资格当世界老大。 目前国际结算货币排行老大的位置是美元,占了全球贸易的55%;老二的位置是欧元,占了全球贸易的24%。其他如日元、英镑等也算各有春秋。 但是请注意这里的货币只是“有资格”,而不是必然选择。比如日本出口到欧洲的货物在结算时并不一定就非要买日本的货币,而是可以自由选择欧元或者美元的。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国际结算货币:国际贸易中,各国普遍对某一种(或几种)货币表现出非常信任,愿意用它进行结算。
储备货币则不同,它特指那些能被广泛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货币。因为国际间经常性的交易需要,许多国家会事先储备一些其他国家发行的货币,这些货币通常是公认的价值储藏与支付手段。它们就像金本位时代各国的黄金储备一样,只不过现在是各货币当局的货币储备。 从上面国际结算货币的比例里我们可以发现,美元的地位仍然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外汇也是以美元为基础计算的。那为什么又要提出人民币国际化这个概念呢?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们的出口已经迅速增长,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也已经与日俱增。所以从趋势上看,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正在加快。 现在回到问题本身,如果以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看,一块钱相当于1.2美金。那么要换成欧元的话,就得乘以上面表格中的换算系数1/x,即换得79欧元左右。但是考虑到我国的进口也要经常进行结算,而出口又经常受到外国客户的要求,提供非美货币的支付选项,因此实际能兑换的外汇金额是要低于上述计算值的。 这里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上述比例仅仅是理论数值,现实情况会比这更复杂。各个国家的汇率政策是不一样的,影响汇率的因素也有很多。所以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汇率制度(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的重要性,但其实影响汇率的最重要因素是政府。因为政府的行为会影响市场预期,而预期又会决定真实汇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