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么保增长调结构?
今年GDP 增幅目标6.5,明年是6.3-6.4,后年是6.2左右(这是中金的预测) ,按照去年Q3 Q4的增长速度,要实现明年的目标很轻松,只要保持目前的增速到明年,GDP 增长至少8%以上。当然这前提是在不加大刺激政策力度的情况下实现。
目前看来,货币政策还有降准降息的空间,财政政策加杠杆空间更大一点,比如今年底明年初再融资债发行额大概能到10万亿的水平,比今年增加不少(当然大部分是置换到期债务不是新增),不过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不排除后期还会有更多的措施出台。 但这些措施如果全部用在稳增长上,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因为从过去十几年的经验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边际效应已经在逐步降低,而且当前经济运行的结构性问题也很明显。
所以下一步如何调整结构可能是政策更大的着力点,也就是所谓的“调结构”“去产能”等。但这方面并没有明确的举措和具体的目标,我们只能期待那些有形的手发挥一些作用吧。(虽然这么说很悲观……)
一是必须根据变化的经济形势和环境,确定合适的增速。在增速上既积极也务实地确定具体增长速度,才能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平稳性和连续性,避免“硬着陆”或者“失去的十年”的出现,也为转型升级创造条件;同时,必须注重增长的绿色性和均衡性,而不能仅仅追求速度。
增长的速度目标设定要根据现实经济条件确定,要注重“有质量的增长”和“绿色增长”,而不能仅仅强调速度。从目前的国际和国 内经济环境变化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已经不可能再回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期,而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必须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中国经济的“高回报”时代终将过去。
二是继续通过改革调整结构。在增长上要由过去的过度依赖工业和制造业的增长,向平衡产业结构的方向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和协调。在实现这一转型 过程中,中国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革,比如收入分配制度、国企改革、教育改革、户籍和养老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财税改革以及金融改革等。这些改革的最终目 的是要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配置,进而推动技术和制度创新,促进生产率的提高,通过创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完成“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