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哪个五行属火?
“信则有,不信则无”这是流传最广的对于鬼神的解释,这句话很委婉地表达了鬼神是否存在的争议性,同时也表达出人们对鬼神的态度——不排斥、不提倡。 那么从五行属性上来说的话,一般来说,自然界的事物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木、火、土、金、水——这就是五行。
而人体也对应着五脏,分别是肝、心、脾、肺、肾,它们的功能分别主疏泄(木)、主神志(火)、主运化(土)、主呼吸(金)、主水液代谢(水)。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对应关系:肝属木、心脏属火、脾胃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而古人认为,人之所以有疾病是由于阴阳失调引起的,而这种阴阳失调的状态可以用五行生克的规律来解释——这也是中医理论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如果身体某部位出了问题,例如患有肝病的人往往情绪差,容易生气;患有胃病的人往往情绪也差,易生气等。这时就可以通过调理脏腑的功能,达到治病的效果。 而鬼神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文化中也对鬼神做了相对应的解读——“神”分为“天神”“身神”和“魂魄之神”。 其中,“天神”是指“五脏六腑之脏神”;“身神”是指“形神”,包括“四肢百骸之精气”所化的“形神”和体内流动的“气”所化的“形神”;而“魂魄之神”是指人体的心理活动,诸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
中医所说的“神”与西医所说的“神经”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包含了灵魂、意志、知觉、运动等多个方面。 我们现在讨论的鬼神实际上指的就是“天神”中的“五脏六腑之脏神”——这些脏神失去调控机体功能的作用,处于亢奋或抑制状态,就会成为影响健康的恶魔。
从五行属性上来讲,鬼神属于“火”的范畴,它的存在需要消耗我们的阳气,而阳气是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黄帝内经》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邪僻不生,长生久视”。
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就必须得顺应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变化,保持情志舒畅、劳逸适度、起居有常,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