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何时上市的?

鲍苞竹鲍苞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A 股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

1980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工商银行设立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设立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申请;同年12月,又批准中国银行分别设立香港分行和新加坡分行。

这三家银行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从事海外金融业务和代理业务,但国家不允许他们直接经营证券业务。 但是,银行从事证券交易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银行就派人到香港设立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专门用来购买外汇、经营外汇买卖和代理买入股票。后来到了六十年代,因为中苏关系恶化,又因为苏联撤走后留下的军工企业需要用钱,于是人民建行又出面买入了前苏联的一批军工企业的股票。 真正国内出现“证券”这个名词,还是源于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的1992年。这一年,中央决定放开价格管制,允许国有企业自主定价。当时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评论员文章,题目就叫《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把握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国民经济——论加强计划和市场调节的结合》。

这篇文章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作用主要是传递信息,调节宏观总量和结构,而计划主要发挥指导作用。所谓‘市场失灵’的问题,主要是指信息传导的问题……” 文章还谈道:“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种体制的建立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有利条件把经济建设带动起来,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这篇文章无疑是对过去计划经济巨大改革的昭告。它为后续的一系列改革提供了舆论支持,也由此引发了著名的“春季攻势”和“519”行情。 为适应市场的需求,中国开始建立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并推出股票交易;1991年初,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并开始交易;随后,两家交易所相继推出国债期货。

最初的设计者,把这两个交易所定位为提供中期交易的场所,所以早期的股票都是“上证所”(上证所当时叫做“上证所”)发行的“大盘”,面值一元钱,一共发行了一亿股,代码用600开头;后来的深交所,则以市值作为单位,发行了500只个股,代码以000开头的,称为“小盘”。 但是很快人们发现,按照中期交易的思路建立的这两个所,存在一个无法克服的难题:由于上市公司只有几十家甚至更少,所以很容易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从而对交易的价格和数量形成支配。这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是很不利的。尤其是买方,很可能买不到货或者卖不出。

为此,后来两个交易所开始引入“混合制”的交易模式。也就是部分现货交易和部分衍生品交易。其中上交所引入了协议交易和盘后定价大宗交易的方式,而深交所则引入了盘后定价和大宗交易方式。

至此,一个全新的中国股市雏形初具。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早期股市投机严重、蓝筹股无人问津的难题。使得中国股市能够平稳发展。并在日后成为世界金融史上一个传奇的故事。

肖菡霞肖菡霞优质答主

2003到2006年,中国股市进入了新一轮上升的行情,券商的业绩和士气也得到了好转和恢复。2004年底,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率先开始A股IPO的准备工作。

作为国内投资银行业务的翘楚,中金公司在2004年营业收入达到45亿元,净利润18.1亿元,净利润率达到了39.8%。2005年,中金公司在香港上市。上市时,中金公司的净资本为68亿元,资产净值为75亿元,股本为26.75亿元。

中金公司上市后,中信证券也开始启动了A股上市计划。中信集团持有中信证券74%的股权。由于是央企,中信集团对于中信证券的上市地选择具有很大的决定性。此外,中信集团持有华夏银行8.71%的股权,是华夏银行的最大单一股东,所以,中信集团认为中信证券在国内上市会与华夏银行形成同业竞争,这也是中信证券无法在国内上市的原因之一。最终,中信集团决定,首先让中信证券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再回归A股。但是后来,因为2004年下半年美股开始走熊,最终中信证券放弃了赴美上市的计划,直接转而寻求A股上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