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属于五行的什么?
“宜”字,《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所易之谓也。从台。”“台”就是“高而平的结构”的意思;而“宜”字所在的“戊”部,许慎的解释是:“象禾熟之形。”“禾熟”,也就是“五谷丰登、粮满仓满屋”的象形。“宜”字的本意应该就是放粮食的高而平的结构。所以,“宜”字属于五行中的木。
但是,古人造字是很科学的,也是一个很智慧的系统。如果仔细观察这个“宜”字,你就会发现,在“口”和“高”之间的部分,实际上是一个“页”(头)。这就像今天数字键盘中的字母“Y”,上面的笔划“一”,代表“头部”或者“首”(见图1)。
而古人用“一”表示“首”,还有一个证据:古文“第一”的“第”,读音同“迪”,“首”的意思。 而古文字中“宜”的字形(金文、小篆等)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台”上面那个像“页”的形状,其实是代表“首”或者说“第一”的“第”。整个字形,其实就是在描述“第一”或者“首位”的意思。因此我怀疑,“宜”可能是个会意字。这样,它的本义就应该与“首”有关了。
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再来看一个小例子——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这个“世”字,在古代字形变化很大,如图3所示,它是由三个“一字”组成的,表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思。其中,第一个“一”就是“首”,第二个“一”代表“人生”,第三个“一”代表“物”。而在“世”字中间的那个结构,古文字学里叫作“介”,相当于现代汉字里的“横”,它是古代书写的间隔;这种写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比如“事业”的“业”和“职业”的“职”。
所以,根据“宜”字的字形,结合古人的“以象示意”的特点,可以认为,最初“宜”的本义应该是“第一的(食物或收获)”。而这个意思后来写作“笫”,用作名词,指的是“一箩筐(粮食)”。再后衍生为“次序第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