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是属五行什么?
菲,《说文》云:“芴也”(今作фи)。段玉裁注:“芴音霍。芴与菲声相近而字异者。《礼记·檀弓》‘晋献公之妃裴氏’、《左传·昭公元年》‘狄人归诸晋侯,晋侯使韩宣子问于叔向’、《昭公十五年》‘齐侯归桓姬以媵郑姬’以及此条‘楚子重之弟夫人裴君圣’是也。但《春秋》及此诸书所用之文,其‘斐’字作‘茀’。”按,上述各条中之“裴”皆作“茀”。《庄子·天地》“荀乎有裴廓然”亦作“茀”。又,《荀子·非十二子》“盛气强志,闳言伟议”杨倞注引刘昌宗曰:“裴,本亦作弼。”可见“斐”“弗”通。
“斐”作“茀”者,形近致误;“斐”作“匪”者,形音致误。《诗经·小雅·何草不黄》“贤者不嗟”毛传:“嗟,悔。”笺:“嗟叹者,思其义之匪然。”是“斐”为“匪”之音变。 据此,“菲”字之“斐”应作“悲”。然而“凄”“哀”“悲”皆有“疏爽”之意,与“密”相对。《庄子·天下》“哀樂不能感也”郭象注:“哀則心促,樂則心舒,故可入於道。若夫悲則氣滞,極致鬱結而不散,豈能通於玄達哉!”是“悲”之为色则郁,与“喜”为色之“舒”对。然则颜色之“悲”,与《汉书·高帝纪》“悲喜交集”之“悲”,同形,而意义有别。 “悲伤”之“伤”,从“殳”,指伤害,如《孟子·滕文公上》“杀人以梃与刃”的“傷”。而此处“伤”之宾语“心”,则说明此处的“伤”,当读去声,与“病”(病bìng)同。《广韵·阳声下》:“伤,病也。”《集韵·阳声四》:“伤,病也。或作寎。”
总之,“菲”字之“斐”应是“悲”。《尔雅·释训》“斐斐,施也”(斐斐fēifēi,渐渐),邢昺疏引李巡曰:“斐斐,犹翼翼,敬也。”可见“斐斐”的意思就是“小心翼翼地悲伤”和“慢慢地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