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些属于沪西?

边佩路边佩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什么是“西部”,什么是“沪西”? “沪西”这个概念是在上世纪30年代才出现的,当时的上海市区已发展成5个部分,分别是: 静安寺——南京西路和铜仁路一带,号称“上只角”; 新闸、石门一路至石门二路和凤阳路一带,俗称“大宁环区”,这里原是上海县境内的乡间田野,因毗邻新闸、石门两座监狱而得名; 新闸、石门二路至中山北路一带,俗称“小宁环区”; 老闸、光复中路等地,被称为“下只角”; 沪西地区即今天的普陀区,东面至今延安中路,北抵新闸、石门两狱及附近地区的统称。因为当时这些区域都属于上海县辖地,故俗称“沪西游侠”或简称“沪西”。

2.为什么选择建在上海县境内? 上海县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年至222年),北宋时属“华亭縣”,明朝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松江府改建城池,县城由吴淞江边的嘉定镇迁到现址,并沿袭至今。

明末清初文学家蒲松龄曾在《聊斋志异》中描写过他的家乡山东淄川的城墙:“里门之外,临河柳垂,野卉争妍……”他把家乡描绘成美丽宜居的地方,其实他笔下的这座县城就是上海县的旧城区,也是今天黄浦公园的所在地。

清道光年间,上海县城有内外两个圈层,外圈建有四座城门,分别为“东镇标营”“万竹山房”“通济坊”和“孔庙街”,内圈则有五座城楼,分别是文庙、大境路、人民路、方浜中路和光启路。

上海县城的旧城墙在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重建,但只在原址筑了正圆形的县城,没有再建外圈。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清末民初的上海县城面积只有3平方多公里,但城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因此有人说,要了解旧上海的风情,必须先去苏州游览,再去浙江南浔找感觉,最后才能来上海县城实地感受。

1978年后,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国家战略,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新的中心城区。而传统的徐汇、长宁、虹口等老牌市中心,却因土地供应不足,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开始向外拓展。

作为新老市中心的接合部,曾经的沪西县因而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卿桃锦卿桃锦优质答主

1948年,上海市划为20个区(相当于现在的街道),当时嘉定县有25个乡镇,因此当时的华亭乡就是现在新成路街道管辖的区域. 后来1963年被划分为两个区域即南区的曹杨新村和北面华亭、武定地区的光复里小区(因为这里居住着国民党军队光复时的战俘)。而北面的华亭地区则被分为三个居民区。其中的一个便是后来的三佳居民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