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里有钱投资客多?
上海这个城市很有意思,不同区的房价相差很大,但是同一个区内不同社区的房价却相差不大。这主要是因为上海的土地供应是完全市场化导致。 以前我们买二手房的时候经常会看该小区的历史交易记录(在房管局网站可以查到),以此判断房价走势。比如一个小区过去几年每年平均成交10套房源,最近半年突然成交20套或者30套,那么基本可以判定这半年有炒房客进驻(当然也要结合其他因素)。因为上海是一个新房优先满足无房人群的城市,所以二手房的上涨基本上是可以确认为炒房行为。
上海这两年兴起的板块比如说南内环、徐汇虹桥、苏河沿岸这类地方,其实过去几年毫无存在感,甚至都不算市区,房价一直很低。但是自从规划出炉,周边旧改启动,交通规划修改等利好不断,这些区域立马就起飞了。所以这就是一个新板块的崛起,而且这一波行情没有任何泡沫。
但除了这种全新板块,其他的区域多多少少都会有炒房的影子,只是多和少的问题。 我最近复盘上海这些年的楼市,发现了一个特点。就是无论政策如何调控,上海始终有一套逻辑:供需比大于1.05(也就是供给小于需求5%,这个数字是宏观数据,每个区可能有差别)的板块一定会涨。如果供需比小于0.95的话肯定就会跌。
至于那些供需比刚刚好的区域,要么不动(比如中山公园附近),要么微涨(比如老静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说“买房要买缺口”的原因所在。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 上海总体还是供需关系决定房价,同时受政策影响比较大; 新盘优先保障无房人群,二手市场投机需求被抑制; 城市骨架拉大,郊区板块崛起,但也受市中心辐射影响; 供需比大于1.05必涨,小于0.95必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