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土多大?
五行是古代先民观天察地、探求人生法则的方法,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它属于玄学范畴。 古人把世界划分为五个元素,即金、木、水、火、土。并把这五个元素分别加以人格化,为五德——仁、木;义,火;礼,金;智,水;信,土。并由此衍生了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 金生水,水是万物的生命之源。故有“滋壤”之说。
土居中央,左右逢源,四方通达,为万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故有“培土”或“筑土”之说。 土生金,金是对土地的承载与反馈。有了金,土地才能载育万物。故有“积金”、“蓄金”之说。 火生土,土是火的载体和归属。没有土的火,就成了无根之火,不能持久。所以就有“护火”“养火”、“生土”之说。 木克土,土壅木,对木的成长不利。就应有“疏土”、“泻土”、“破土”等说法。
火克金,金的熔点很高,需要借助火的力量来提高温度,才能达到冶炼的效果。因此就有“煅金”、“炼金”的说法。 土生金,金必须寓于土中才得以存在。故有“怀金”、“蕴金”、“贮金”之谓。 木克土,土的容量很大,可以负载树木。所以说“曲木”、“折木”、“扶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