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现金分红好吗?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所谓“分红”就是上市公司经营所得的收益分配给股东的过程和行为。 按照《公司法》第167条规定: 公司的利润分配顺序有(一)弥补以前的亏损;(二)提取法定公积金;(三)提取公益金(现在取消了);(四)支付优先股股利;(五)偿还债务;(六)缴纳所得税;(七)分配普通股红利。 从法律意义上讲,只有公司盈利并且符合分红的条件才能分红,也就是说在第一个步骤就排除了亏损企业分红的情形。所以从法律层面上说亏损的企业不分红是合法的行为。而上市公司的年报里对于盈余的分配方案也需要经过相应的流程并加以公示,以便于让股东知晓并做出是否分配红利的决策。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除权日是股票分红的日期,也是股票交易的日期。当天买入的股票不会享有当天的分红,而要等到下一个交易日,也就是除权日才享有分红。这点与债券不同,债券是当日购买,当日计息,到期归还本金和利息。 所以基于上述理论和规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股票分红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是否有盈余可供分配,二是董事会是否通过分配方案。而投资者个人不能决定公司分红与否。当然,如果投资者能左右股东大会的决定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认为股票现金分红好。因为投资者可以拿到的分红实际上来自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剩余价值。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如果没有劳动者的劳动,你就不会有工资或收益,同样,如果没有投资者的资金,公司也就无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自然也不会有分红。作为股东,你的投资获得了回报,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如果投资者担心资金被占用而没有收到分红会影响投资报酬率,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投资者购买股票的本质就是期望能从公司长期经营中分享到经营活动带来的收益,而分红只是这种收益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试想一下,假如你投资了10万元买入了甲公司的股票,一年后该公司经营的很好,赚到了15万元的利润,虽然你觉得这15万都是属于股东的,但是公司却只分给股东7万元,将剩下的8万元用来扩大再生产,你认为这样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