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波动率是什么?
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风险和收益是相伴相随的,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往往要承担高风险;而通过合适的交易策略,将风险控制在相对较低的范围内,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的收益。 通常而言,衡量风险的大小可以通过标准差进行计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波动性。然而,在实际投资当中,由于不同交易工具的标准差存在一定差异,使得同一风险水平下所能获得的回报也会有所区别。因此,除了考虑波动性的绝对值外,还应关注它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大小。
从理论上讲,如果一种资产的风险与另一资产的风险无关,那么两者间的相关系数将为零(相关系数的定义:两变量线性相关程度的一种量度)。反之,如果两种资产的波动方向相同并且幅度也大体一致的话,它们之间具有正的相关性;相反地,若两者的波动方向相反且幅度也基本相当时,则这两种资产呈负相关性。
以ETF为例,虽然ETF本质上还是一篮子股票的组合,但它与普通个股相比有着较大的不同:首先,ETF有固定的规模,一般为500万份或1亿份;其次, ETF的交易价格与成分股的价格挂钩,通常采用盘中实时交易定价的方式得出ETF的成交价,同时保持1个最小报价单位;另外,当市场出现异动时,交易所会对ETF实施适度干预以保证其正常流通[2]。
一般来说,由于指数的成分股相对固定,并且根据指数设计原则的要求会适时地进行调整,所以指数ETF的收益变化与大盘呈较强的正相关性;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基金的风险相对较小,比较适合大多数投资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