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杜鹃为什么是深圳市花?
我先来,因为深圳不缺花。 作为以“深圳”命名的城市,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的花朵都应该是深圳街头随处可见的簕杜鹃(也叫勒杜鹃)。 但事实上,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它的原产地在热带美洲,而最早引入我国是在香港。1929年,广州东山仁民路小学的一个花盆里突然出现了五棵簕杜鹃树苗,从此这个植物开始在华南地区蔓延开来。
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在广东大肆掠夺钢铁资源,为了阻止日军南攻,国民政府将位于华南的军用机场都改名“昆明”,以此嘲讽日本人抢走了本该属于“锦城”(成都)和“金城”(兰州)的天才。
改名叫“昆明”的机场开始飞出第一架从中国飞向东南亚的民用客机;而在云南西双版纳,英帕泰公路旁也开出了全亚洲最大的橡胶农场。当时中国全境仅有两棵高大的簕杜鹃树,一株就是在云南省昆明市明通小学内,另一株就在云南省元阳县的梯田上。
不过,虽然引入中国的目的是用来种植橡胶,但它们显然并不适合这种工作——气候适宜处迅速繁殖起来,而到了寒冷地带则难以存活。因此现在我国的簕杜鹃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地区。其中云南有58种,广西有49种,湖南也有27种之多。 在深圳,这棵“深圳榕”也是由华侨从印度引种的。据记载,这棵树原本应该是一株匍匐于地的灌木,但是移植到深圳后却猛长起来,成了今天一人多高的乔木。这也许是因为深圳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没有霜雪,环境适宜的缘故吧。 除在深圳还有广玉兰、木芙蓉、山茶花等多种市花,而它们大多也在其他省份广泛分布。比如广玉兰就号称“江南四大名花”之一。不过,由于人工栽培历史不长,这些所谓“名花”在普通市民生活中依然算不上常见。相比之下,生于野外的野生花卉则要普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