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立秋几点几分?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8月7日或8日凌晨1点31分40秒,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 立秋后虽然气温逐渐下降,但天气仍比较炎热,暑气一时难消。根据古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原理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要特别注意养肺润燥,为过冬打下良好基础。
1. 起居调养:此时白天的温度仍然较高,昼夜温差逐步增大,人们早晚出门需及时增添衣物,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此时阳气渐弱、阴气渐盛,“燥”邪易伤阴,因此要特别注意养阴,谨防“秋燥”伤人。建议每日保持充足的睡眠,按时作息,有利于阳气的生发;应开始注意保护阴气,减少房事,避免伤害元气。
2. 精神调养:立秋时值农历七月,正是大暑节气刚过的伏天,暑热逼人,常使人心情烦躁,由此产生的“心火”很容易消耗津液而损坏脏腑。如果情绪调节不良就会伤害心脏,所以要学会放松情绪,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来调整心态。
3. 饮食调理:进入秋季,自然界阴阳之气由夏季的偏盛逐渐变为偏衰,“燥”邪当令。人体也是如此,由于“燥”邪容易损伤肺阴,引起干咳少痰、皮肤干燥、口干舌燥等症状,故应滋阴清热,以防“燥邪”伤人。饮食上应注意多吃含水分较多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等;可适当进食清凉滋润之品,如雪梨、枇杷果、西瓜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还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等柔润食品,这样既可有效补充机体营养所需,又可起到滋阴祛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