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年属于什么生肖?
1985年是农历乙丑年,也就是牛角之年。这年出生的人属相为牛。 什么是虚岁? 很多人知道自己的出生年份有农历和公历之分,然而到底应该以哪个为准呢?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虚岁”的概念上。 中国传统以农历计算年龄,每年月初“立春”之时,意味着新一轮农历年的开始,此时动物刚刚感到阳气升腾、春回大地,因此农历新年又称“春节”。而公历则没有对应的节日。 为便于统计和管理,我国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作为官方标准日期,但在计算成年龄时,依然延续中国传统,以农历生日为准。这种计算方式产生的年龄称为“虚岁”。 具体计算方法是:出生当年计为一岁;之后每过一个农历年初一,年龄增加一岁。例如,某人生于公历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在春节假期中,则此人在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初七)算作他的农历生日,由此开始,他的人生年轮就多了一圈。
虚岁如何应用? 年满15岁的中学生小伟(化名)今年寒假过后开学就高三了,但他在学校档案里的出生年月仍写着1996年2月5日——这其实是他的农历生日。“我公历生日是2.8号,但是每次放假回家过生日父母都按农历过,所以我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也是农历。”小伟说,因为高中入学时他是以农历生日报名的,因此学校给他登记了的学籍信息也按照农历填写。 不过,尽管小伟的身份证件上是1996年2月5日生人,但他认为自己是1997年立春之后的“牛角之人”,所以应该算得上是1997年而非1996年。
根据中国历法,每年的立春日(即公历2月4-5日之间),春天就开始了一分,人们的长相也会随之略有不同。从立春到立夏日,被称为“三春之首”,这时的日子被称为“春季”。 “我在一九九七年立春之后出生在农家牛棚里,所以应属‘羊’,而不是‘龙’。”小伟说,其实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是“羊”而不是“龙”,只知道家里人和邻居们都是这么叫他。 但无论怎样,小伟觉得自己的命运自从1997年后就发生了改变——“我是1997年在羊年之前还是之后出生的?” 记者就此疑问向一位资深媒体人咨询,对方表示,由于新一年的第一天并不是“立春”,因此在公历阳历都适用的情况下,以前是以正月初一开始计算年龄,也就是阴历为主;而如果公历阳历均失效,则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新的一年起始点,这时出生的婴儿就算下一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