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卑不亢指什么生肖?
这个答案写得比较早,当时只是感觉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写了,没有查阅相关资料,答案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也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首先回答问题,“不卑不亢”指的是龙。 龙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既不像“家”那样代表家族,也不像“国”那样代表国家,它是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图腾象征。
从姓氏起源上来看,姓源大部分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而氏则大部分出现在父系社会;同时,姓和氏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字义,而且还在于读音,姓读作shēng,氏读作shì。然而“龙”是一个特殊的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何故黜吾龙氏”的说法,可见龙是个姓。另外,《汉书·王嘉传》中也有“嘉,龙氏”的记载,这也能证明龙是姓。
除了龙之外,虎、鸡也是少数几个文字来源与古代图腾符号相同的汉字。这些字都代表着上古先民某种族群的标志或图腾崇拜,其中龙和虎还保留了不少原始色彩。 从字形上看,龙的字形起源于象形,而虎的字形起源于指事。也就是说,龙、虎的字形造字法与它们最初的图腾形状有密切的关系。
龙的字型演变轨迹如下: (图1) 这五个字都是从“龙的本体”和“龙的长相”(《说文》)这几个方面进行描绘或比喻而形成的。其中,“鳞虫之长”和“鱼鳞之纹”(《尔雅》)是指龙的图腾形象;“兽类之长”和“角似鹿”都说明龙长着长长的犄角。
最后两个字“马首”和“羊角”,一个形容龙头如同马头一样长,另一个则是描述龙角的形状像羊角。 古人还将龙的形象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用以表示军队的最高统帅的身份。《韩非子·五蠹》中说:“君之所以为君者,治色、丽服、广乐、骄车、巨旗之属。”这里说的“巨旗”就是指的大幅的龙旗。汉朝的匈奴常把汉代的旗帜插在自己帐篷上面以示羞辱,于是汉文帝只好亲自拿着“巨旗”之属去侮辱匈奴,以解其辱(《汉书·匈奴传赞》)。
到了东汉时期,匈奴又犯边关,光武帝令窦融率兵讨伐,匈奴兵看到汉军战旗上的龙,以为是大汉天子亲自来临,顿时惊慌失措,大败而逃。从此之后汉军就改换了旗帜,不用龙旗了(见《后汉书·窦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