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是哪种生肖?
十二生肖中,与酉对应的十二生肖为鸡。 十二地支中每个都有对应的地支别名,如寅的别名有“广莫”、“太曲”;卯的别名有“大渊”“枝下”等等。而酉的别名则叫作“玄冥”。
为何取名为“玄冥”呢?这里有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古代神话中的西王母拥有两颗头、三张脸,四只手臂,还长着长长的翅膀,是个浑身布满羽毛的妖怪。她居住在西方极其偏远的地方,叫做“玄冥”之地。
而《淮南子·地形篇》中也有关于“玄冥”的记载:“玄武,北方之神,虚危之宿也。其形如龟,其背上有玄武之牌。”并指出它在今天的星夜可以找到的位置。可见古时人们将玄冥视为一种象征吉祥如意的神祇。 后来人们根据动物的出没规律制定出了简单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春天属木,而青色是木的表现符号,所以又给玄冥起了个别名叫做“苍龙”。(注:这里的“龙”与“辰”同字,均为地支的第二个位置)
到了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卷四十八·季春》中进一步指出了玄冥其实就是春季里的七星宿——奎、娄、胃、昴、毕、觜、参。而这七个星官在汉代时期的名称还有所不同。如汉·应劭著《风俗通义·卷十·祀典》中说:“春分祭日,立春日,岁旦,冬至节皆祭天,夏至节、立秋节、冬至节、立春岁节皆朝日。”
而东汉·应劭的《风俗通·卷二十·祀典》中则记载了不同的星象与古俗之间的关系:“故自上元甲子,周而复始……春分后十五日,荧惑星居南郊,以定阳气之位。” 也就是说,在汉代时期,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还不成熟,因而用简单的“七曜”来代表一年的节气变化,并用不同的祭祀活动表达对于天地和自然现象的崇拜。而此时的“七曜”实际上指的就是“金、木、水、火、土”五星和“轩辕、太阴、太阳”三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