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企业是指什么?
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设立的企业法人,股东数量、出资方式、数额,股权比例等由协议规定。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它具有以下特征:
1.企业全部资本分成等额股份;
2.企业成员是企业股东(投资者),同时又是债权人;
3.企业在财务上实行独立的会计制度;
4.企业依法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运作规则公开,决策、执行、监督分权制约,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管理。
5.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总结来说就是,股份制企业就是“老板们(股东们)共同开办一家企业”的意思。
以工业系统为例,工厂办企业一般有三种形式: (一)承包经营。这种形式的缺点是,承包方只有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在承包期内投资产生的收益归发包方所有,达不到资本积累的目的。而且由于企业债权债务关系还在原法人名下,一旦承包期满,原法人重新出现并收回全部资产,则承包方所有的投资和应得的收益都化为泡影。 (二)租赁经营。这种形式只是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而所有权仍然属于出租方。租金通常是按年度支付,而不是一次性收取。因而对于承租方的资金利用率没有提高,同样难以实现资本的增值。而且出租方面临着租约到期后是否让承租人继续承租以及如何调整租金水平的问题,往往使出租方陷入被动。 (三)股份制改造。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外部法人股东,使其成为企业的董事或监事,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监督和管理,逐步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而真正实现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过程就是股份制改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