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五行属什么意思?
"五音六律"中的"音"指什么? 乐谱中的音符用数字表示就是"简谱",如果用字母表示就是"五线谱"。 五线谱的诞生比简谱要早得多。在公元3世纪时,希腊人发明了一种简单记谱的方法,在纸上画出5条平行线,代表5个声部。这种记谱法很快传到了意大利,16世纪初传入德国,再传到英国。而在中国则到明末清初才有五线谱的传入了(《聊斋》有文记载)。不过这种以线代点的办法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记录声音的高低,无法记录音的长短。要记录音的长短还得另想办法。 18世纪中叶,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一位名叫加伦伯格的音乐大师,对前人的记谱法进行了改进,他在五线谱的上方或下方再加两条线,分别代表高音区和低音区;在高音区上加一条较短的横线代表连升调,在低音区上加一条较长的横线代表连降调。这样就把旋律音域宽度和节奏长短的问题一起解决了。这种新谱式受到了欧洲音乐界的推崇,成为现代记谱法的通用格式。
关于乐队的组成与音域 现代器乐分器乐的演奏和声乐的表演两大类,每一类又可根据其不同的音色特点细分为众多乐器和声部。 器乐的演奏一般由乐器组担任,每组由一定数量的乐器组合而成并负有完成特定任务的职责。
最古老的乐队由鼓、号、笛等乐器组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的乐队则拥有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和电子乐器组等等。各种乐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被发明出来并在乐队中担任各自重要的使命。 一个典型的器乐群落应有40~70种乐器,它们所发出的声响应该可以覆盖整个可听频段。
现在比较流行的"混合编制"乐队,是受西方近代乐团的影响,将弦乐、木管乐、铜管乐按各自的音域特征分成几组,每组各负其责,互相补位。这样的编配既体现了各声部的独立性,又保证了整体音响效果的连贯统一。有些特殊需要还可增设打击乐组甚至电声乐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