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五行属什么的?
首先,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珙”字。 “龚”字在《说文》中的解释是:“共也。”也就是大家共同拥有的意思。那么,把“龚”字拆解之后放到《五行大字典》中去查询,可知“木、土、水、火、金”五行中,“木”和“土”对应了本字的部首;而剩下的“水、火、金”分别对应了左右两部分。 如此来看的话,“珙”的五行应该属于“土木”两行的中间,即属于“中土”的属性。
其次,再从姓氏来历方面来分析“珙”字的五行属性。 根据史料记载,“珙”姓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梁市(今河南省开封市)。当时的“珙”姓并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族号。战国时期的魏国有个爵位叫做“安阳君”,他的封地在今天的山西省晋城市西南,后来这一支魏氏的后人就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安”字。至于改姓的原因,据说是因为秦灭魏国之后,将其宗室男子全部贬为庶民,还迁往关中地区居住,以防止他们复起。宗室子弟们为了纪念故国,就把自己的姓氏改为“安”,读音相同,意义却与“邦”相似。
秦末汉初时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一带出现了大批“安”姓人士,并且以当地人为多。到了西汉末年,刘歆联合王莽等人篡夺了汉朝政权,建立新朝,他为了彰显自己出身高贵,就下诏把自己的家族姓改为“郭”,这样一来他的身份就成了西汉皇族的外甥,从而为自己加上了政治光环。而这个姓的改变其实是有据可循的,因为据传刘邦的原配夫人昭灵夫人就是齐国人,而齐国的国姓正是“郭”。
“巩”这个姓也是由“安”字而来,不过改变的方式比较特别。传说上古时期的黄帝赐给有大功勋的人一个姓,而这个人有一个孙子名字叫姬武,受封于巩地(今天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因此就以“巩”作为自己的姓氏了。 而作为上古八大姓氏之一的“高”姓,同样也可以追溯到姬姓部落时期。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颛顼有儿子叫高阳,周代的国君周恒王姓姬,名为姬胡,他的母亲出身不高,因此没有姓只有名,称“伯姬”。而高阳+伯姬=高阳氏姬,简称“高”姓。 这个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代,属于古音通假字,是非常古老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