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字含义五行属什么?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上】【日字部】 朱 ·康熙笔画:6 ·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寅集上】【木字部】 硃 ·康熙笔画:12· 同“朱” 字源字形 详细释义 朱(ㄓㄨˊ)〈名〉 (1) 赤色:~红、~笔、~漆。 (2) 丹砂,朱砂的简称。也称“丹矿”、“丹煤” [cinnabar]。如:硃砂(朱砂);礬黃(古矿物名,即明矾,又称「礬石」,白色,可作颜料)。 (3) 姓。 朱(ㄓㄨˇ)〈动〉 红色:~涂(涂抹红色)。又指用朱砂做成的红色的印记。 [stain with cinnabar or dye red] 以硃为印文,曰璽。——宋·徐铉《篆文》 又如:硃印(加盖了红色的印章);硃牘(红色的奏章或文书);硃書(用朱砂写的信)。 用硃泥制成的红色颜料。也作染料。[a kind of pigment used for staining textile materials made from plant fibers] 如:硃磦(一种红色颜料)。 引申义:美好、善良、正义等意义多由古人赋予,所以这些意义的汉字多现被收录在《说文解字》中,以下仅列举部分用例: ①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乃论文叙德,朱紫相宜。”②汉·王逸《九思·伤时》:“龙亢亢兮朱颜,年洋洋而自嬉。”③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辞质而径,欲人速闻其意;其说理也,具道所欲云云,不加雕饰,而文采照发。”“直舒性情,不自矜夸。”④元·陶宗仪《辍耕录·书字》:“凡书字,要使大小整齐,疏密均匀……惟朱字之制,可以巧秘。盖因字数至多,而文义殷著,故须参差以见气势。”⑤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一:“国初诗风,惟浑穆闲淡为正,稍以绮靡艳丽,则斥去。至圣祖朝,诗家始有‘神韵’一派,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贵。”⑥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牡丹一种,有名色数百,其最贵者数种,皆出洛阳。此花种最宜土脉微碱,又喜朝阳。”
本义:朱雀;传说中的鸟王。古代四灵之一,象征祥瑞。 [the mythical bird king in ancient China] 《礼记·曲礼下》:“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孔颖达疏:“朱雀者,鸟之祥者也。”郑玄注:“朱雀,凤凰也。” 王肃注:“凤皇路神也。”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汉帝作明堂,修五梁冠,冠上竖九旒,有金凤皇,五色彰耀,光采射云,欲以昭彰阳精之意也。” 李商隐《无题二首》:“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