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根据什么印钞票?
人民币发行的基础货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外汇储备,另一个是黄金储备。 这两类资产都是中央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由国务院决定;第二十条,法定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调整由中国人民银行建议,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一条,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投放方式包括再贷款、再贴现和公开发行央行票据。
其中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四项,"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人民银行不得发放贷款。这一条款为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再贷款和再贴现前文已述不再赘言。 第三十一条第二款,“以依法募集的人民币基金以及证券、债券等方式持有的资金”属于广义货币M2的范围。这部分资金的流动性较低且不能直接用于发放贷款,因此对货币供应的影响相对较小。 第三十二条,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Central Bank Bill)是适应宏观调控需要而采取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它是指人民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通过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务的方式向金融机构筹集所需资金,并约定期限还本付息。与上述四项工具相比较,发行央行票据的灵活性最高,且不会对商业银行等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产生负面影响。
在特殊情况下,如外汇占款减少过快,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发行央票的方式回笼货币。目前外汇占款减少主要是由于贸易顺差减少所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到位,国际贸易顺差有望重新回到正确轨道上来。在进出口贸易条件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外汇占款减少的势头将会得到遏制。另外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境外投资者会不断涌入,带来更多的外汇占款。此时央行无需借助其它工具也能实现基础货币投放。 但如果未来我国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或美元荒的状况,人民银行仍然要面临发行债券融资的难题。因为这时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国家汇金公司和商务部代表的是国家对外投资或提供信贷支持,其性质等同于国债,理应纳入政府主权负债进行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