忖字五行属什么?
《说文》:“忖,思也。”本义即是思索、思考的意思。许慎认为“忖”的部首是“心”,但现代字典多注为“言”部(形声字,表示意义的部首叫做“形旁”或“义符”),二者意义不同,字形相近。但从语言实际使用来看,两者都是正确的。因为作为“想”的意思时,“忖”可以理解为心里(心)里想着;而作为“量词”时的意思则应理解为用言语来计算(言)。
《周礼·大司马》有“军行百里曰驰,百里曰度”的说法,也就是说,古代的百里有今天的100公里或80公里的意思了。这种计程单位在古代文献中很常见,如《战国策·楚策四》“甘茂之晋,秦昭王使使者赐之剑……曰‘子行一百里,吾使人先与之。’……”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公(指段太尉)始行一百里,吴中父老即以家币相献。”这里面的“百里”显然都是有今人一千里甚至更多的含义了。
这种计量单位的演变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古代许多计量的名称和实际长度往往相差甚远。所以这种演变在古汉语里是不难见到的。 比如汉代赵禹见汉文帝,汉文帝告诉他母亲生了九个儿子,大舅舅娶了皇后,二舅舅也是皇上等等。赵禹听了很吃惊,说:“我听说天子只有一个儿子,现在怎么有了九个?”汉文帝大笑:“朕算个什么东西!朕也是一表人才啊!”(《史记·袁盎列传》)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臣闻天子之子乃一人,今皇帝九子,此事误矣。”的“一”指的是一个人,而“九”却是指多人。这是“一”与“九”在使用上发生了偏转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古汉语里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