訫字五行属性什么?
【訫】的字义解说 《说文解字》:“訫,问也。从询问得出答案并加深理解。”段玉裁注曰:“此与《尔雅》之释义相反。今人言心腹之事每称之心。古文惟《檀弓》‘我心无焉’、《周礼·大司寇》‘凡听讼,必原心’二句用此字。而古文中所有以‘问’为意者,皆作‘問’。”
【訫】字的五行属性 为金。
一是因为这个字由“音+心”组成,而心的部首或整体属于“心”的范畴;二是因为在古代“音-声”属于阳,而“心”作为心脏自然也是阳性,阴阳搭配符合五行相生的规律(水-木生火)——当然这里的相生是汉字学意义上的解释。
其实这里也可以参考“音”五行的属性,因为它是形声字,所以“形旁”即“口”部的五行属性应该代表整个汉字的五行属性,那么根据“同类相求”的原则,“口”属金的字五行都应该是金的,如音、园、严等等。 此外再补充一些关于古代汉字的五行属性的资料。
东汉许慎在《五行大义》中论述了汉代学者的普遍看法:“汉世五德终始,以为汉得土德,当承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德在中央,其色黄,故名日‘汉朝’。又云土居中央,故德王,其数五,其色赤。”
也就是说汉代认为“土”的五行属土,“木”的五行属木等,这些在今天的学者看来是很荒谬的,但是正是这种观念影响了后来几千年的汉字研究。
现代学者也有过类似的研究,如梁启超在《中国文字学》中就提出:“吾国古人于文字之性质功用及孳乳之源流,颇能留意。今就经史子集四部,及诸子百家中所见之文字,按其部首,推其来源,约可分为十种。……数者,天地自然之数;方者,阴阳刚柔之分;行者,人之行动;水、火、金、木,四者万物之形态;土谓万物之母;气谓运行之体;风謂流动之气;音谓之声;光謂明暗;文謂记录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