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字五行属什么?
从《说文解字》来看,“陕”字的本义是隘塞、险阻之义 陕字在《汉典》中有4个读音,分别有如下含义—— 1.xiàn(去声),古地名二处;今陕西陕西省的别称之一来源于此。 《说文解字·门部》:陕,隘也。从门,闲省声。《诗》曰:“有崤有陕。” 段玉裁注:按《诗》谓“有崤有陕”者,《秦风·蒹葭》篇,笺以《地理志》言‘东虢为郑所灭了後,封仲雍之孙叔虞於陕而治之’。然即诗言之则当为有陕有崤尔,笺所谓‘崤’者非诗‘陕’字之文也。
2.shǎn(上声),山名,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北,东汉时开凿的白马寺就是在这里建立的。 3.shài(去声),【陕州】旧州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一带地区或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地区。现在已撤销并入三门峡市。 4.jiǎn(去声),姓。 陕这个字的本义是险要隘闭的意思,与隘、阻同义,所以用来形容地方狭窄阻塞的样子。
陕,陕隘。——《广雅·释诂三》 有陕隘乎?——《左传·僖公三十年》 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曰:“兵乱矣!豫让必去矣!”——《史记·刺客列传》 “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中的“靡”的意思是“旗帜倒下”,可见晋军已经打败赵军了。所以这里的“陕隘”就是指狭小的意思吧~ 关于陕字的来源还有这样一个传说:上古的时候,洪水滔天,淹没了高山大川,老百姓都无处安身,只得以浮木为舟,结筏而上,流离失所,颠沛流离…
后尧派鲧治水,鲧率众治水九年却一无所获,被舜诛杀于羽山之下。 又过九年,禹继父业,用开掘疏导的方法,治理了水患。 当时,天下分为九州,人们聚居的地方叫“邦国”。由于大禹治水有功,因而他的家乡夏部落就受到了诸侯国的尊敬,成为九州岛中最大的邦国。 因为禹曾居住在陕西和河南交界处,故称此地“陕州”。
因“陕”与“善”谐音,所以后来就有“陕善”之说。而且根据《诗经·郑风》里的记载,周朝时的郑国就在今天的河南省许昌市一带,所以后人将许昌称为“古郑”。 陕字还有一个读音shǎn,意思是山名,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西。据说是夏启死后葬于此地而得名。 白马寺,建于东汉灵帝永宁年间(公元168年),原名“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也是中国佛教的祖庭。因寺内相传有汉代佛陀跋陀罗译出的《摩诃僧祗律》等佛籍经典,又有释迦如来白毫真像及释迦牟尼涅槃像,故又称“白马禅院”“白马禅寺”等等。 其实,这里最早并不是寺院,而是东汉明帝为了报答神力相助的白馬所建造的祠庙,所以称为白石禅寺。 白马寺建成后,因其为朝廷所建,所以规模很大,香火旺盛,信徒络绎不绝。随着佛教在国内的影响逐渐扩大,其他地方的寺院纷纷前来求教取经,学习经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白马寺“传法讲经”的风俗习惯,使得许多僧人慕名而来,白马寺也就成为“天下名僧聚会,学道之处”。
据说,当年鉴真法师第一次东渡日本失败,就是在白马寺避难,并在此剃度出家为僧,然后才东渡日本传授佛法。因此,现在的洛阳白马寺还存有一件唐代鉴真大师的遗物——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所用的篮舆。 这可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啊~~ 不过遗憾的是,我在白马寺游览时并没有见到这件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