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字五行属什么?
“问”这个字,在《康熙字典》等古书中,是写作“门里口外田”这四个字的,而现代简化后的“问”字,则只是从“门”、从“口”、从“于”了…… 这说明“问”与“间”在古代原为同一个字。 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把“责任”两字的本义也追溯一下—— “任”者,“人”与“壬”之合文;
“壬”为阳水,古人常将壬水比作臣子,所以“壬”又有“臣任”之意; “间”者,“门内口田”之会意。由上可知,其本义就是主人对管家所下达的指令或命令。 因此,所谓“责任”,其实质即“主(或者君)命(壬)”——也就是说,这是来自主人的使命! 在古代,所谓的“国家”其实就是君主的家,而所谓的“天下”就是指“天子脚下”。
这“责任”二字其实是在强调一件事——“君命如山”! 而今人所理解的“责任”一词中的这个“任”,其实是指一个被赋予了某种使命的人。 这个人的身份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承担他所被赋予的使命所带来的结果。 比如我们在说某个人很负责任的时候,常常会说这个人很“有担当”。 为什么我们会用这个词呢? 因为古人认为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是相通的,一个人如果有了担当,他的精神就会得到升华和强化。 所以当我们说A有B的精神时,A通常都是处在一种非常积极的状态下的(比如雷锋,他在牺牲时正抱着一根电线杆)。 但这里所说的“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古代的“担”是一个动词,它的意思是“挑起”,也就是主动承担的意思。 比如说“担负”“承担责任”等等,这里的“负”都表示的是主动接受。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责任”就只是一个中性词而已了。 而当“责任”与“义务”这两个词语同时出现时(注意,此时它们已经不是同一个词了)——虽然它们的本意是一样的;但此时的“责任”已经具有了更多的强制性,甚至是带有一定的贬义词性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