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有什么作用?
猫眼睛的构造与人不一样,没有角膜和虹膜,所以不存在人眼睛里的隐形眼镜,也不能通过戴镜矫正视力。 猫的眼睛大都有2种颜色,一种为蓝色,一种为绿色(也有少数异变情况表现为黄色、淡紫色)。这种颜色的变化与光线有关,天色亮时,瞳孔会变为浅蓝或白色;天色暗下来后,瞳孔会变成绿色的。
除了颜色之外,瞳孔的形状也会随光线而改变,在白天,它的形状会呈圆形,在晚上就会变成细长的三角形。 如果把正在发育的婴幼儿的眼球放大几十倍观察的话,会发现他们的视网膜上有很多的黄斑,就像照相机的底片一样。这些黄斑的大小和分布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但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会慢慢靠拢并融合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以后人类视力的基础。
这些黄斑由许多锥状细胞构成,它们的任务是把光波转换成电脉冲传给大脑,从而产生视觉。每个锥状细胞都可以区分不同的色彩,比如蓝色锥状细胞对蓝色最敏感,绿色锥状细胞对绿色最敏感等。当有不同光谱的光线照射到眼底时,相应的锥状细胞就会被激活,它所“看见”的色彩也就被传送到大脑中。
不过由于人类是直立行走的动物,眼睛的视野不像兔子那样能左右平视,而是有限的上下扫视。这样,每扫视一次,视野就有一部分重叠,为了看到更大的范围,眼睛就得不停地左右移动。这就使得我们人类的双眼不能像兔眼那样同时观察一个物体,也无法像猫那样能随意调节瞳距(眼睛中间的距离)。
虽然猫和人都属于哺乳动物,都有着复杂的大脑,但是它们看世界的原理却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