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如何发拱的球?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拱”。 乒乓中的拱,是指来球的上升期,使球从台面抬起,产生上旋,然后通过挥拍击打形成的弧线。由于增加了球的旋转,导致球的飞行方向会发生变化(与不加重力的普通球相比),从而形成一定的威胁。 所以,想发出质量不错的拱,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良好的发力技巧;
2、良好的腰腹力量;
3、来球有一定的高度且带有一定的旋转。 如果缺乏第一项,那么你的发力就不能很好的贯通到球上,发出的球要么没有力道,要么方向会出问题;如果没有第二项,即使你有很好的发力技巧和旋转角度,也很难打出有质量的拱球;第三项是前提,因为任何有旋的运动都需要有一定的起跳高度才能实现。
当然,这三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你只有先掌握了其中一点,再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其他两点的要求。我个人的经验是先掌握基本动作,然后找到合适的旋转角,最后调整发力技巧并逐渐增加力量。
旋转在乒乓球运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研究旋转的原理及规律就成为学习运用旋转的必要前提。旋转产生于球体在空中或台面上转动。它的产生则源于球拍与球相接触的一瞬间所产生的作用力与摩擦力。这种力在作用于球体时,以击球瞬间触球的部位和拍面方向两个要素为标志,分为下旋、上旋及侧旋。
将球拍向球的上方运动,拍面垂直稍前倾,触球中下部同时用力向下猛切(或猛抖)使球产生自下而上的旋转。
这种旋转常用来发急下旋、转与不转的假动作、下旋球等。击球瞬间拍面与球的接触点在球心的上方,接触部位在球的上部且球拍只是轻轻地摩擦球的一刹那。
将球拍向球的下方运动,同时加大拍面后仰角度,触球中上部后立即向上猛切。如果加大拍面前倾角度,以食指协助手腕内收发力,则极易发出具有上旋性质的削球类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