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有没有餐饮企业?

安宇齐安宇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所在的建筑国企有,在央企里大概算中等规模吧…… 在北京有300多员工,1500平米的食堂,承接中直机关、中央单位的食堂,主要是做职工餐、宴会、会议,外卖业务。年营业额应该不到1亿元,但利润率很高(对国有企业的期待就是高利润率)。

我们下属还有两个子公司,一个也是做团膳,体量较小;另一个是酒店,四星标准。 集团和这两个公司都是财务独立,但是资源是可以共享的。比如团膳可以拿酒店的菜品、食材做文章,增加自己的营业收入;酒店可以用团膳的厨房进行加工,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

当然,因为都有国资背景,双方交易都是有协议,并且有审计,不是随随便便能做的。 我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个团膳企业吧! 因为跟食堂打交道比较多,所以知道一些内部情况。一般国有企业食堂都分前厅和后厨,前厅主要是接待处,接受客户订单,制作菜单,核算价格,接收订金(一般是10%),安排采购,监督出品;后厨主要负责原料采购、粗加工、切配、烹饪等工作。

我们这里由于人口基数大,就餐人员复杂,还增加了验餐工作——由专职检验员对每餐菜肴进行质量验收,主要查验菜的品名是否相符,新鲜程度及烧熟煮透程度是否符合要求等。并设置食品留样柜,对每餐样品进行保留48小时。

因为我们是有外派的,对外卖业务有严格的监管流程(因为如果出了问题,第一个问责的就是外派经理)。从下单到成品出来,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拍照,汇报给相关负责人,保证过程可控。

至于你关心的餐饮成本问题,那真的是非常低。以米饭为例,我们是供餐单位,不需要考虑销售的问题,因此大米都是大量囤着的,价格自然非常的优惠。蔬菜也都是定点采购,量大价优。除了米饭蔬菜这些主料以外,荤菜的成本倒是比较高,但因为顾客点不了多少,量都很小,所以并不占用太多的成本。像猪牛羊肉之类的,我们都是按批发价的70%左右购入的,海鲜是按批发价的50%左右购入,成本真是非常的低。

卢琛翔卢琛翔优质答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的触角几乎延伸到各个领域。国有经济掌握着市场的所有资源,包括人才、资金以及原料等等。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下一般不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即使是从事经营性活动的企业,基本上也没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更鲜有竞争意识。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率低下。以餐饮业为例,在计划经济时代,不仅各种会议食宿都是公费,甚至人们的吃喝玩乐也都可以报销,餐饮企业不用费劲就可以赚钱,因此缺乏精益求精的管理动力和技术创新动力,导致企业效率低下。从另外一方面看,企业缺乏发展的动力,再加上市场被垄断,餐饮企业的规模和服务质量都难以提高,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整个餐饮行业的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国进行了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并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所谓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集中分布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小企业要积极推进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民营企业和破产,把企业推向市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结果是使国有经济的素质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活力逐步增加。对餐饮企业而言,国有经济的退出使得民营企业以及个体经济有机会进入餐饮业,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发展并互相竞争,这有利于餐饮业人力资源、原料等各种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同时,也会促进餐饮企业在竞争中提高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等,从而推动整个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则要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这要求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国有企业要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进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主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