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的五行属什么?
“勒”,字从力从勒,“勒”为形旁、“力”为声旁。在汉字中,“勒”属于会意字。 许慎《说文》:“勒,束也,从力,各声;一曰马勒。”段玉裁注日:“凡物以钩缚之者曰勒。”也就是说,用带钩的东西拴捆叫作勒。引申义为限制、制服。 “力”在古代文字中多表声音(见《说文·力部》),所以“勒”与“力”组成字形,既是表声符又是形符。
“勒”还借用作量词,用于捆包之物。元杂剧《单鞭记》第三折:“这包裹大小不知有多少里数?”即指包裹的大小,相当于现在的“里数”。 现在所说的“五岳归心”中的“五岳”,古时是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和恒山”,亦称“东岳”、“西岳”、“南岳”、“北岳”和“中岳”。这五个山峰称为“五岳”始于汉代。
古人认为,泰山居五岳之首,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说;又因在东方,日出初光先照泰山的顶峰,故称“东岳太师”或“岱宗”。《礼记·檀弓下》:“夫子初丧,辰卯而沐,自齐至鲁。”孔颖达疏云:“齐,谓青州之地也;鲁,谓鲁郡也。言始丧之时,洗濯头上,出于齐地而至鲁地。”今山东省北部古属青州,故有此称。 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生前所讲的内容整理成文,记载在竹简上,称为“论语”。这部书被后世尊为儒家经典之一,并且是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生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