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生肖是什么?
对对,又名丁卯对、丁卯符,是流行于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纸扎品。
制作过程大致如下:选上等白纸(主要是用来做“对对”的身体),用墨笔描画五官、手脚等器官;然后用颜料彩笔画上衣裤或裙子;最后在腰间和四肢等部位涂上白乳胶,粘贴上绒布做成的绒毛(也可不贴)。 做好的“对对”要晾干待用。
在迎亲队伍中,除了有“对对”以外,还要有“喜娘”(也有单独的“喜娘”,专门负责给新娘打开新房门的“喜娘子”)。 一般由两人扮演一个“喜娘”的角色,当新郎迎亲时,两个“喜娘”便上前去阻拦并索要“红包”,如不给则闹起来,直到拿“红包”了事。
有的地区在“拜堂成亲”后,还有一个“跨马鞍”的游戏。即在新郎、新娘进门时各抬着一张大弓,让二人分别踩在弓上并跨过。其寓意为“平步青云”“步步高升”。这个游戏也是由“喜娘”来主持的。 此外还有“挑盖头”“摸奶娃”“传代”等民俗游戏。其中“挑盖头”与现在的婚礼上掀新娘子的红盖头有些类似。而“摸奶娃”则是由一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男孩,扮作新生的婴儿躺在桌上,等着新郎官和新娘们来“摸奶”。这一环节充满了喜庆的色彩和浪漫的想象。
生肖(Chinese Zodiac) 亦称属相,中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号符号。中国的十二生肖是十二种动物,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的确定,源于中国人对于太阳周天的观察。
十二生肖的概念始于3749年前,4000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与十二生肖对应的动物字样,西汉时由兽医传入民间的十二生肖系统最终稳定下来。十二生肖的出现与古代人的迷信观念有关,古代人为了趋吉避凶,对身边的事物分为吉凶两大类,于是就将动物分成吉兽与凶兽,并以吉兽来配十二地支,所以就有了十二生肖(肖兽)的说法。
人类与十二种生肖动物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人类对于十二种生肖动物的习性、能力及其象征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独到的见解,而且也把这些生肖的习性、能力及其象征意义,看作是人类自身存在的某种属性,并将内心的愿望与想象,毫无保留地融进了生肖文化之中。生肖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成长,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伴随着人类的需要而变化万端的,它将与人类共存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