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之上什么意思?
这个“行”字用的很有问题,五行不是方位的概念,而是指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的运动形式。 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用成语表示就是“相生相克” “相”是相互的意思,“克”即是克制。 什么是相生呢? 金生水,也就是金属溶解在液体当中; 水生木,水把树木浸泡其中; 木生火,木材燃烧产生热量形成火焰; 火生土,燃烧后的物体冷却形成土壤(这是阴阳学说,火属阳,土属阴); 土生金,黄金是岩石经过冶炼得到的产物。 这些都是自然的现象。
那么什么叫作“相克”呢? 也就是上述五行的第二种概念,即它们之间的制约、控制的关系。 金克木,也就是金属刀具能砍断树木; 木克土,树木根系能够穿透土壤; 土克水,大地的承载力能够压制水的泛滥; 水克火,水可以熄灭火焰; 火克金,高温可以让金属熔化。 这同样是自然的规律。 所以中医理论中讲究的“阴阳平衡”“五脏协调”其实说的是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应当顺应这种变化。
如果违背了这种平衡,就会生病。比如你生活在北方,却热衷于夏日去南方避暑,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要多吃些寒凉的食物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再比如现在的人喜欢吹空调,夏天热的时候整天呆在家里,出门也是车上,这样身体如何得到运动的机会,长期下来就会造成疾病的隐患,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动则升阳,静则伤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