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马奖金多少?
全马报名了,还没开始练。去年报了半马没跑,今年报的全程。 比赛前看了一点关于跑步的知识和赛况,做了简单的热身。5KM开跑的时候还有点冷,跑到3KM左右开始大汗淋漓。配速在6'45''-7'02”之间,比平时跑快了一些(平时匀速跑都是6'20"-6'30”) 。十公里后,身体发热,速度逐渐提升,每次配速都接近自己最快的配速了(赛前我对自己最快的配速是6'38“)。最后五公里时,想加速但小腿肌肉有拉紧感,加不上去,最后五公里用时和前面差不多。
赛后感觉整个身体轻飘飘的,腿有点胀,坐了一会儿才缓过来。现在第二天了,身体还是软绵绵,走路的时候腿打软,膝盖有点痛,深呼吸胸部中间位置有点疼痛。
上马赛前我的训练并不充分,只有两周,总共训练量大概一百多公里。但是这两周我调整了自己的生活作息,每天尽量早睡,早上六点半起床,保证睡眠充足。赛前一周没有安排任何其他运动,全力备战上马。
赛前三天,我开始减量不减质,用轻松跑的方法减掉体内多余的燃料,准备迎接最后的决战。具体做法是:前五天和平时一样训练,最后一天休息,但第六天我们学校组织春游,所以我在春天里跑了30KM。 上马当天,因为起得早,休息好后精神状况很好,心情也很愉悦,所以一出发就进入了状态。可能由于准备比较充分,加上这次参赛我的目标不是成绩而是完赛,所以在后半程并没有感觉到很累,速度逐渐加快,最后两公里几乎是用冲的。可能很多人无法理解冲的意思——并不是快速跑,而是发力跑,用力的程度大到可以脚步腾空,每一步都是离地至少一米高的跳跃。
很多人说坚持不下的时候想想终点线就可以了,我觉得这种想法很可笑,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不需要这种假想的鼓励,而需要这种鼓励的人根本做不到坚持到底。 我觉得赛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度的训练使我的体能有了保障;而赛前的心理准备和我对上马的重视程度让我能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最后,我幸运地没有受伤,顺利完赛并获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因素缺一不可,彼此影响,相互作用。 至于营养和恢复,那更是马拉松锻炼和参赛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