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是什么五行?
一、关于五行的定义 首先,什么是五行呢? 《尚书·洪范》记载了武王问箕子“五行”的问题,所谓“五行”指的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元素,箕子回答说“五行”是天道的规律,是永恒不灭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将天地的自然之道归纳为五种基本元素,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五行学说”。 “行”字本义就是道路或者动作的意思。
二、从时间方位论五行 我们常常听说东木西金南火北水等等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将天空中的区域划分为了八个部分,称为八方;又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为四隅,共构成了八卦。其中东方对应震位,象征树木,因此称“木”,西方则是兑位,象征着金属,所以叫“金”。而古人又发现北方的水汽最容易凝结成云导致下雨,所以叫“水”,南方炎热多雨,像熊熊烈火一样因此被称为“火”。至于中央之地土地最为厚实,因此叫做“土” 由此可见古人对于方位和时间的理解直接影响了后来对五行的认知和理解。
三、从人体五脏论五行 五脏之中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脾属土肾属水,这一系列的设定又是怎么来的呢? 同样源于我国古代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在《内经》中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来源于天地之气,五脏对应五行是为了说明脏腑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以便于维持人体内部的平衡与稳定。
比如中医常说的母子关系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样一种循环往复的状态。同时还有金克木、水克火、土克水、木克土、火克金的相克关系的存在以达到调节内部环境的目的。 现在我们通常用到的中医理论大多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有些不符合当代的科学理论,但是在临床上却常常会有奇效。